台湾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如此的景色自然是要去看一看玩一玩,如果您选择这个过年去台湾,那么就请您不要错过这篇文章,正所谓入乡随俗,下面就为您介绍台湾人过年习俗知。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
台湾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如此的景色自然是要去看一看玩一玩,如果您选择这个过年去台湾,那么就请您不要错过这篇文章,正所谓入乡随俗,下面就为您介绍台湾人过年习俗知。
台湾和祖国大陆各地一样,春节,也叫过年,是民间最为热闹、时间最长的节日,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十六日的“尾牙”开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上元节)过完,才算全部结束,历时整整1个月。
尾牙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台湾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这一天,台湾一般平民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
送神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送神日,家家户户举行祭灶活动,欢送灶神及其他诸神上天。
灶神俗称“灶君”,也有叫“司命真君”、“灶君公”、“护宅天尊”。“灶王”等。其全称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九天东厨烟主”。
灶神并无神位,平日只是在灶门上贴一张灶神神妈。送灶时,将神妈揭下焚化,并另外焚烧一个用竹蔑扎的纸糊马儿,做为灶神回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于草、做为灶神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然后焚香、叩首并在灶炕里抓几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哺哺叮咛:“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点烧爆竹,欢送灶神起驾升天。人们再返回灶前,看看地上的灰是否留有灶神的临别赠言。
送灶的供品多用汤圆、麦牙糖、猪血糕等又甜又粘的东西,无非是要封住灶神爷的嘴,少说坏话。
清屯(大扫除)
送完神后,家家户户就开始举行“大扫除”。台湾人相信,平时家里的器物都有神灵司掌,神案、神位、香炉都不得擅自移动,只有等诸神返回天界后,才能彻府大扫除。大扫除当然有除旧迎新之意,在台湾还有句俚谚:“清后才会富”,即只有清扫房屋才有发展。如果家里在此年中因为有人丧亡,就不能大扫除,据说灰尘会进入死人的眼睛。
做年粿
大扫除完后,就要准备做年粿,而且必须在二十八日前做好。年棵有“甜粿”、“发粿”、“咸粿”、“菜包”等。台湾有一首年粿歌,生动地概括了年粿的含义:“甜粿过年,发粿发钱,菜包包金,萝卜粿(菜头粿)吃点心。”甜粿是过年最主要的年粿。发粿则要发得好才会发财。菜包因内有包馅,所以能包金。萝卜粿(菜头粿),是取其“好彩头——好兆头”之意,可当点心之用。丧家是不能隆重过年的,不能做甜粿。由亲戚送,受赠者大都以橘子当作回礼。
除夕
辞年、避债戏、围炉、守岁等。除夕,也叫大年三十,是台湾年俗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习俗也相当多。先辞年,布置“厅头”,即在奉祀“观音妈”和诸神像的大厅上,换新版画和联轴。到了下午举行“辞年”仪式。在供桌上盛设五牲及各种年粿供奉诸神,然后拜祖先,行三跪九叩大礼,以表示感谢这一年来诸神明及祖先的保佑,并祈求新年更多的赐福。神桌前还要供“春饭”,即盛有饭的小碗,饭上插上用红纸做的花。神佛前各三碗,灶上一碗。这些花又叫“春仔花”或“饭春花”,这个饭叫“过年饭”。(在闽南语中,“春”与“剩”谐音,意思即怎么吃也吃不完,还有剩余)。桌前还摆放三堆橘子及一些红枣。红枣表示年年好。橘子到元宵才能拿下来,有句俗话“上元瞑(夜)拆柑棚。”最后,还要烧金纸、放爆竹,才算结束辞年仪式。
围炉、除夕之夜
也叫过年夜,出外谋生的家人,都要赶回老家来团聚,如果无法赶回,就要空出一个位子放那人的衣物,表示团聚。全家一起围着桌子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菜肴,桌下置一火光熊熊的烘炉,炉边置一些铜钱,以示温暖如春,财气旺盛。围炉时所吃的一般都有象征意义。如一定要吃“长年菜”(芥菜做的,表示长寿)、“韭菜”(“韭”与“久”谐音,吃的时候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不横吃,不咬断,年寿才能“久久长长”)。此外,还要吃萝卜(即菜头)表示好彩头;吃“全鸡”,表示全家福(“鸡”与“家”谐音);吃“蚶”取其繁殖力强之意,吃完后蚶壳要放在床下,表示会生蚶子蚶孙;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吃所有的菜均不用刀切细,应以原形煮食。
吃完之后,年长者要给年少者“压岁钱”,然后全家围坐在炉边,说说笑笑,通宵不眠,谓之为“守岁”。据说如此可以祈求双亲长寿,所以又叫“长寿夜”。“不睡”的闽南语是“不睏”,而“睏”与“困”谐音,所以“守岁”也是静待一个“不困穷”的新春来临。
台湾旅游报价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