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塔尔寺,我们返回西宁,用过早餐,买了些红景天、葡萄糖溶液之类的物品,补充能量,预防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同行者大部分都来过西宁,对于西宁,不是此次旅途的重点,再者时间紧迫,因此,不做过多停留。简短休息之后,出发,目的地——青海湖。
从西宁出发,沿国道109线西行,就是著名的青藏公路。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可以深入青藏高原的腹地了。有着动人传说的昆仑山,神秘的可可西里无人区,风雪弥漫的唐古拉山口……真的,心头向往着那里如水洗过般的洁净,刀刻斧凿般的苍凉,遥远的高原仿佛向你述说着古老的故事,招唤着你的思绪……。只是,如今这些只有等待我的梦中了。
109路况极好,经过湟源,翻过日月山,可以直达青海湖,湖边有著名的151景区(因距西宁151公里而得名)等景点。青海湖有环湖公路,环青海湖自行车赛每年7或8月举行一次,沿湖大部分地方均可欣赏湖光山色。为了避开拥挤的人群,远离喧嚣,静静的欣赏青海湖的美景,我们没有进入景区,在一片牧草金黄,牦牛成群的地方,慢慢地走近她的身旁,就象不忍打扰沉睡了千万年的蓝色之梦。
一
驶出西宁,湛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悠悠然然地卷舒着时光的深邃和宁静,远山起伏,连绵不绝,辽阔的草原上,路边点缀着成群的牛羊。尽管还处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阳光下,雪山、湖泊、草甸、牦牛、羊群、牧场,藏族姑娘的笑脸、藏区风情的纯朴,明亮而清晰,高原景色象一幅美丽的画卷,从从容容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虽然不是第一次来青海湖,但愈往前行,心中那一份思如黛染,情如碧泼般的重逢的期待愈加强烈。青海湖,别来无恙,你还是我梦中的模样吗?
闪过一座山坡,一蓬衰草,青海湖兀然跳入了我的眼帘。还是那片蓝,还是那般纯净,扑面而来,让我躲闪不及,一头跌入我的怀抱,抚慰着我沧然的心头无言地牵挂。眼泪轻而矜持地挂在睫边,朦胧着那片蓝……
青海湖,也许我与你前世有约,如不然怎么就有这么丝丝缕缕的难断与你的思念。“青海湖湖面海拔3260米,浩瀚如海,波澜壮阔。湖畔是‘羊羔花盛开’的草原,每年的8、9月份,油菜花飘香,金黄耀眼。每年4至7月份,湖中鸟岛汇集了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飞来的数十万只候鸟,它们或翱翔于蓝天之间,或嬉戏于碧波之中,或栖息于沙滩之上,鸟声如雷,扬声数十里,蔚为壮观。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从山下到湖畔,则是广袤平坦、苍茫无际的千里草原,而烟波浩淼、碧波连天的青海湖,就象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平嵌在高山、草原之间,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据专家考证,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2.4亿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在强烈的“造山运动”中,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把全部海水逼走了,古海变成为内陆盆地。又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一些河流、湖泊和沼泽形成了青海湖(青海湖的有关历史和现状,许多文章早有论述,不再赘言)。可以说,青海湖是地壳运动的结果,没有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就没有后来的青藏高原,没有青藏高原就没有分布于高原的大大小小的珍珠般的秀美湖泊。也就没有今天那些浪漫的传说和发生在她身边的许许多多清新隽咏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大海里的老龙王有四个儿子,为让儿子们学好治海本领,他把海分封给儿子们管理。大儿子分到东海,二儿子分到南海,三儿子分到北海。小儿子呢,老龙王没有分给他,只是对他说:‘我的海都分完了,你要是勇敢的龙的子孙,就自己去造一个海吧。’听了父亲的话,小儿子驾起云头,到处寻找造海的地方。他先是沿着东海飞,看见那里已经有两个大湖:洪泽湖和太湖;于是他又往内地飞,又看见两个大湖:鄱阳湖和洞庭湖。他飞来飞去找不到一块造海的地方,只得又回到老龙王身边。老龙王劝他往远处飞,去找理想的造海之地。小儿子也不甘心就这样半途而废,于是他又飞呀飞,最后飞到了大西北,发现了这块广阔的土地。他来到这里,大显神通,汇集了108条河水,造出了一个西海来。因为这个海是和东、南、北各海相抗衡的,所以面积非常大。这个海就是现今的青海湖。”
还有的传说“现在的青海湖地区,本来只有一个泉。当年孙悟空从天宫追赶二郎神,二郎神跑到泉边看孙悟空还没来,赶紧垒起三块石头,支起一锅造饭。正当锅水沸腾时,孙悟空赶到,一脚踢翻了锅,于是沸腾的水溢满了草原,成了青海湖。因为锅里已下了盐,所以青海湖水是咸的。支锅的那三块石头,就是至今尚在的湖中三小岛。”
了解西藏的人都知道青藏高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高高低低的山峰。民间故事中一般大山是雄性,是男子,是丈夫;湖泊是雌性,是女子,是妻子、母亲。藏族先民认为这都是神山圣湖,是绝对不能亵渎的。这是人类原始自然崇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而且占有及其独特的地位。
青海湖古称“西海”、“羌海”,又称“鲜水”、“鲜海”,汉代也有人称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藏语称为“错温布”、蒙古语称为“库库诺尔”,意思均为“蓝色的湖泊”。在藏民族的神话传说里青海湖被称为雍措赤雪嘉姆,意为碧玉湖赤雪女王。
“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草原,人们共用的一眼泉取水后需以石掩盖。有一天,一位女性取水后未将盖石掩好,致使泉水泛涌,形成大海。后一菩萨(有说莲花生大师)从印度搬来玛哈代瓦山压住泉眼,这就是如今矗立在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女妖也搬来一座山峰(天峻县境内) 相击,结果被撞碎,就是现今湖中西南部的孤插山。到了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收伏女妖,使其皈依佛法,保护藏土,成为藏地的保护女神。
在藏民族传说中,青海湖里居住着赤雪女王九姐妹神,也有藏文文献中记载湖中住着湖曼秋姆五姐妹。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青海湖一直为人们尊为神灵加以崇拜。”
青海湖不仅为藏民族尊奉为保护神,而且也被历代中央王朝所重视,唐玄宗、宋仁宗、清雍正均加封于它。至今共和县倒淌河还保存有清朝修的海神庙,以祭祀海神。”
在藏民族里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宗教文化现象,都把湖泊尊奉为母体或女性,赋予其人格化加以崇拜。藏民族认为,这些湖泊不仅具有生育功能,使人类繁衍、万物生长,是生命之源;而且它还是龙宫,是一切财富之源(藏族认为龙神又是财神)。因此是全藏区的守护女神,她们能保佑众生,使五谷丰登,畜牧兴旺。至今,每逢藏历十五日,那些不生育的年轻妇女都要到湖边转湖祈祷,求其恩赐。”
每逢藏历羊年,数以万计的人来此转湖朝拜。湖中海心山最高处曾有两座小庙,是安多藏区著名的修行圣地,常有僧尼在此闭关修炼。磕头转湖的藏族同胞,要完成一周大约需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一路风餐露宿,身心备受煎熬。他们非如此不足以表达对佛和神的虔诚和保证他们今生与来世的平安和幸福,这是一种获取功德和力量的宗教修炼。他们这种以肉体的痛苦换取心灵的自由,并能以苦为乐,化苦为乐的至上人生观,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力量,是修炼者给自己筑就的一条通向天堂之路。奇异秀丽的自然之美与朝圣者崇高的信念之美在湖畔相映生辉,动人心魄。
三
在这个无语对斜阳的秋日里,坐拥这辽阔无涯的蓝色,任由你神思恍惚,失去了方向,醉魂于其中,不愿醒来。湖水涟漪微微,一层一层的起伏着九月天光的晶莹,似一练蓝锦缎般的明媚柔和,如少女般的眼神,那么清湛亮洁。阳光映照下,湖水由近及远,绿、青、蓝层层铺开去,直至深蓝。蓝得那么纯净自然、深情幽雅,而又温柔恬静。在这个高出海平面3197米地方,据测定湖水含盐量只有0.6%,含氧量较低,水质纯净,透明度极好。又加之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下的光照和天空的映射,因此,才有这一派清澈的碧蓝,摄人魂魄;才有这一泓明艳的柔情,风情万种;才有这一袭如诗的神采,千古高雅。而此,就是青海湖的魅力。慨叹之余,不由得让人敬畏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当年的造物主,是那么的浓笔重彩。
在青海湖畔,一种雄阔豪迈、圣洁肃穆的美,时刻激荡着你的心胸。极目天穹,苍邃而辽远。白云翻卷,如万马奔腾,激湍滾滾。深褐色靛青色连绵起伏的山峦,携带着辽阔的草原延展着秋后的肃然和沉静,天地无语,却震憾人心。虽是高原的秋天,风却细细的,没有了往日的凌厉,晴空下的青海湖,与远山两向辉映,沉默着千年的静寂。蓝天、野花,草丛,湖面,远处山顶的云团,草滩上那几匹漫步的牦牛,浸透了宁静和清幽,一切都是这样安谧详致,圣洁悠闲。突然,胸中一阵涌动,感慨万千。人生如梦,光阴似水,功垂身侧,情何以堪?于是释然,于是对眼前的景色有了几分感动和不舍。生命中的那些华丽,那些粉饰雕琢,那些繁华如锦,如一泻而下的江流,转瞬即逝,似乎,都不重要了。
后来,回想起青海湖边那旷远的壮丽和刹那的空灵,依然有些感动。让人心生万端的青海湖,还有比那天空还要蓝上千百倍的湖水,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高贵灵魂。千万年来青海湖淡定从容的身居一隅,却如同大海一样在潋滟的蓝光中颌然微笑。远远地相望,一瞥佛尘,却使俗世的浮躁冲破云天,轻轻滑落在无边无际的蓝色的湖面,慢慢融入苍茫辽阔蓝色里,沉淀于心乡。心如止水,波平如镜的境界,早已随着那一抹亮蓝,浴火重生,纷落于万丈红尘。于是平静的心境掠过,向着远方,苍劲展翅,疾飞流云。梦湖渺渺,盈盈荡漾,凌波驰骋,蔚然天成,而她依然淡淡的微笑,给人留下了千曲百折的回环幽思,让人心动不已。怎样的柔情,才能成就人生的博大和伟岸?
四
夕阳西下,湖边响起了飘渺的歌声。那是年轻的王洛宾与卓玛姑娘纵马扬鞭,奔驰在辽阔的湖畔吧,黑马河草原上,充满了藏家儿女热爱生活的美丽向往,流淌着卓玛姑娘奔放的热情。那优美动人的旋律缭绕在蔚蓝色的天空下,在浩渺的湖面上回响,久久激荡在我的心怀。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了她的帐篷
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
她那活泼动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
每天看着那粉红的笑脸
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我愿做一只小羊跟在她身旁
我愿她拿着细细的皮鞭
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
青海旅游报价
(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